close

新生

自有記憶以來,我就和姑姑住樓上一個房間,妹和大弟和奶奶在樓下一個房間,小弟則和爸媽同房。後來我降到樓下和妹妹一個房間,兩個弟弟也是。

大約在爺爺走後,姑姑出嫁後,原來南面可以看夕陽的空地蓋起了爸媽的房間,於是我們姐妹兄弟都跟著升級上樓。

但是進入廚房還是要走出大廳,洗澡還是要生火起灶燒大鍋熱水;浴廁還在外頭大門口邊,定期要挑糞水去灌灰墟。

在台北讀書的那些年,有一天叔叔說:妳家裡面蓋了新浴室,有了沖水馬桶,不必再晚上出門上廁所了,但是等妳回去已經「舊」了…

 

廚房也從裡面打通,不必再一盤盤菜繞著彎送進客廳用餐了。

後來北面也蓋起了房間,原來是爸要當書房的,但媽做主買了傢俱進去又成了臥房。(我想~對爸和我來說,「書房」是生活與生命的一種指標與意義。)

爸走後一年,許是覺得「和室」方便,大多的房間都鋪了木板,在牛受傷後正好成了較方便的所在。

原來的百合花壇不堪重負連年塌了一角全拆了,舊的浴廁拆了連著外牆和大門口都沒了,從裡到外重鋪了水泥,像灰白的大河連綿了出去,又凝固成了永遠…

在爸走後,在牛受傷後,在奶奶走後,生活與生命連綿在一片灰白中…

 

愛是細節,不愛也是;生活是細節,生命也是。

老葉凋零,幼芽新生,時光荏苒,已經又習慣新的空間新的傢俱十餘年,也習慣舊的失去、受傷與復原…

 

媽又翻新了空間與傢俱,院子裡不斷開著日日春的花,生活裡一直有新生。

 

父親!祝您生日快樂!

家榆!生日快樂!

 

于 113.12.27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雲初 的頭像
    雲初

    海水正藍

    雲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